——预防与养生的误区
临床中问及患者“您哪里不舒服”时,很多人会说“说不上来哪里不舒服,就是想看看,调理一下身体,注重养生嘛”。而当我们经过脉诊和尺肤诊断等综合诊断之后发现,其实这时的患者可以说已经无一例外的进入了非健康人群的行列。由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定义多参照仪器得出的科学数据,经常会出现我们提醒患者某一方面的问题时,他们会信誓旦旦的说“没问题啊,我才检查过的呀”。于是,在给患者开方治病之前,我们必须要花上更多的时间矫正其不恰当的思维。
养生就是通过一系列活动达到预防疾病以延年益寿的行为。而疾病的预防分为三个等级: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,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措施,分针对环境的措施和针对机体的措施。是真正的未病先防即养生;二级预防又称为临床前期预防(或症候前期),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作好早期发现、早期诊断、早期治疗的"三早"预防措施。此时的人体已经不能算作健康了,只不过因为一些人的忽视没有及时得到诊断;三级预防又称为临床预防,主要是借助各种临床治疗方法,对患某些病者,及时治疗,防止恶化,使疾病早日康复。而这时已经是亡羊补牢。
针对文章开头的患者们,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心目中的自己是在进行一级预防,而在我们这个角度,我们能帮他的也远超出三级预防的范畴,其实他们的“调理”在此就是在治病。
曾有一位阿姨,经尺肤诊断显示其胃部明显寒凉,其自己也说胃部常年不适,治疗期间阿姨间隔了十天左右才来诊,问及阿姨,她说前几日突然出现纳食无味,连着三天基本没有进食,随后还伴有泌尿感染症状,在附近医院输了液,这好一点了才过来。我们经过诊断,告知阿姨没有必要去输液,咱们这里的外用药和针灸治疗2-3次就能好。阿姨半信半疑恢复了在此的治疗,第一次在胃部和小腹敷药后,阿姨说感觉像没盖被子,像有人在煽风的感觉,我便趁热打铁,您看,这就是您受凉后寒气瘀积在这了,而针灸时阿姨也说脚上像在冒风。
三次治疗后,阿姨症状基本消失,因为阿姨胃寒早已形成,但为何本次会如此严重的发作呢?在我们细心询问下,阿姨也说出了这受凉的真正原因,还恍然大悟的说,“原本知道自己胃不好,但一直以为是火大,看来真的是你们说的胃寒啊!那我以后可真的要小心了。”原来阿姨自今年九月份开始种牙,过程中一直在服用阿莫西林,而且为了预防牙肿,正好有人送来可以泡茶的菊花,听说清热效果好,就连着喝了近一个月,恰又赶上前段时间受凉,触发了此次不适。至此,我们终于知道了疾病的根本原因。对于阿姨,自身想做到针对牙肿的二级预防,但怎料“殃及池鱼”,而从阿姨的恍然大悟中我们不难看出,年轻时阿姨的所谓的一级预防,应该是也有部分方向性错误的。
身体出现了明确的问题,大多数人都会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,但一些人,一方面混淆了三级预防,混淆了预防和治疗,另一方面过于依赖于养生预防,甚至有些讳疾忌医,不愿吃药。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,患者在没有专业知识的综合指导下,所谓的治疗或者预防养生经常是捉襟见肘、顾此失彼,这些都是临床中让医生比治病更头痛的事情。莫让预防帮倒忙!